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

零息時代的股票投資考慮


資產的投資性:
買入資產,必先考慮自己是屬於投資還是投機。不同的目標會影響決策。投資代表著長期持有資產以獲取回報。例如,持有一間買入價計有6%的股票,每年盈利增加5%,那三年後,便可獲取20%的回報。投資是以時間去換取資產回報率的方法。

資產的投機性:
隨著資本市場的周期變化,即使資產本身的回報率變化不大,資產價格都可以有極大的波動。如果買入資產的主要目的是在更高水平的位置賣出,這行為便帶有投機性,買賣頻率越高,投機性便越重。

股票的雙重特性:
像巴菲特買入股票,公司長菁地增長,這較像投資性質。買入價值折讓的股票,等待資本市場回暖,需要對資本市場有某種預期,較屬投機性。如果買入的股票能夠提供令人滿意的回報,同時享有投機性,則屬可取。如果買入回報低的資產,則投機性大則,最好用上投機的心態及方法。


零利率時代的投資考慮:
現在美國把利率長期壓在近0%水平,令全球的資產價格不斷提升。隨著時間,資產的回報率也會漸漸接近這水平。投資回報降低,代表資產的投機性越來越強。
同上例子:6%回報的股票,三年後,即使股票價格不升,回報率仍達20%。如果換上買入價是3%回報,只有10%
 這個時代,正是這些穩定資產的大牛市,如美國債券,房地產等。

香港房地產:
現在香港的房地產回報,只有3%, 扣除折舊及其他成本,實際利率低於2%,供款利率2%, 同時定存有1.5%。這些數字讓房地產投資的回報及風險變得很不吸引。當然,社會還存在著剛性需求去維持購買力,同時供應也相對低的情況下,高房價還會維持一段時間。然而,在可見的將來,隨著利率或其他資產類別的投資吸引力增加,房地產投資資金的退出將房價深度調整,直至房地產的投資變得相對有吸引力。
除非政府有意限制香港土地供應去維持供需失衡,以消化投資資金退出的效應,否則香港房地產現在正處於回報低及風險十分高的時候。
香港的股票市場:
香港的股票市場,2004隨著中資及國企紛紛來港,使之成為了外資投資中國的門戶。
中國有著美麗及多樣化的投資主題,例如高增長,大市場及大潛力等。這個資金港口,港闊水深,很適合低回報的西方國家的基金,以爭取高回報。

2004-2007年,中國企業的增長高,同時國際基金對中國的配置也相對地低。因此,便引發起一場中國Re-rating的世界投資主題。任何跟中國相關的股票及資產,都可獲益。2008-2012至今,中國企業的盈利及規模都大增,競爭加劇,回報率下降,同時國際間的基金在過去提高了中國的比重。因此,現在已很難出現最初高歌猛進的投資環境,而是回歸理性的投資市場了

低增長低回報高風險的投資環境:
現在,任何能夠穩定地提供回報的資產,都在低息的環境下變得越來越昂貴。這種回報降低及風險提高的環境,對投資者而言十分不利。因為,時間所帶來的投資回報,相對其風險變得較少了。

當然,有不少股票都能提供較高的回報率,但他們的經營風險,或多或少也跟整體經濟的狀態有關,難以獨善其身。我們現在全球的虛擬經濟佔整體經濟的比率,是有史以來最高的。過往投資市場化影著實體經濟,現在則是投資市場的變化更大程度地影響著實體經濟。這大大地提高了資本市場的系統性風險,即價格的不確定性及波動性。

零息時代的未來:
房地產及債券現在有著史無前例的低回報及高價格。它們都有著具大的資金儲存容量,所以當趨勢逆轉,便可以造出很大的負財富效應。

通脹至通縮:
印銀紙可以產生通脹,是對的。那什麼產生通縮呢?答案是通脹,因此通脹到一個地步破壞了通脹所需的機制了。年壯的有產中產,是通脹的動力。在印銀紙的時候,他們能夠在資本市場中獲著,同時他們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,這樣印銀紙就能刺激消費了。現在的印銀紙的力度很大,但效果不如預期,就是因為年壯的有產中產,正在減少。相反,資產價格的高昂,正壓抑著年輕中產的消費,因為他們正在不斷節約才有機會置業安居。

印銀紙是不歸路,因為現在它支撐著很大的財富容器。然而,印銀紙也不等於資產價格會一直上升。這是因為,隨著回報率降低,投資的投機性質正在不斷增加。投資零回報的國債去增值及冒險,可能還不如不投資。這就是為何銀行拿到無限量無成本現金也不投資的原因。當無回報資產趨勢逆轉,要不政府支持價格造市,要不就會產生很大的負財富效應。因此,各政府還會不斷出手,直至有一天倒下為止。當然,出手不代表能夠穩定資金的不安呢。有時,上升後就是會下跌,不需要特別的原因。

部署:
在低回報及高系統性風險的投資環境下,即使是回報率吸引的個股,也內含著巨大的投機性質。因此,部署上可以
1選擇具有投資/投機潛力的個股,如穩定增長股或價值股
2嚴設止損及在獲利是分段進入
3進入後提高止損;獲得豐富時,鎖定利潤。
4嚴格監察的潛在損失。不應同一時間有太多的止損及未鎖定的獲利。

結論:
現在,各式各樣的投資方法,還是適用的。然而,要緊記現在的投資環境屬於低回報高風險,以及經濟的虛擬化政治化,屬三十年來最嚴重。平衡的打破所產生巨大的系統性風險,破壞性可以遠勝過去三十年來的任何熊市。未來的Risk on-off周期可以提供大量周期性的機會。我認為有準備地捕捉這些機會,比在高系統性風險下長期持有低回報資產的策略優勝。風險釋出後,將可提供良好的投資機會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